總鉻水質自動分析儀是環境監測領域的關鍵設備,尤其在皮革、電鍍、化工等行業廢水排放監控中扮演著“環保哨兵”角色。其日常運行融合了精密機械、自動化控制與分析化學技術,實現24小時連續監測。以下詳細解析其工作流程與運行機制: 一、核心工作流程 樣品采集與預處理(周期啟動) 儀器內置蠕動泵按預設周期(如每1/2/4小時)從廢水排放口或特定監測點位抽取水樣。 預處理關鍵步驟: 過濾: 通過多級濾芯(如10-50μm)快速去除懸浮物,防止管路堵塞和光學干擾。 消解: 水樣進入高溫高壓消解模塊(常采用微波或熱消解,溫度>150℃,壓力>5bar)。加入強氧化劑(如過硫酸鉀),將有機絡合態鉻及三價鉻(Cr3?)徹底轉化為可檢測的六價鉻。 冷卻與定容: 消解后樣品經冷卻系統降溫,定量稀釋至分析所需體積。 鉻的顯色反應(比色法核心) 消解液被精密分配至比色反應池。 自動注入顯色劑——二苯碳酰二肼(DPC):在酸性條件下,DPC與Cr??特異性反應生成穩定的 紫紅色絡合物。此步驟嚴格控制反應時間(通常3-10分鐘)與溫度(如25℃恒溫),確保顯色完全且穩定。 光學檢測與濃度計算 特定波長的光源(通常為 540nm LED)照射反應液。 高精度光電傳感器捕獲透射光強度,轉化為電信號。 儀器內置標準曲線(預先通過標液校準建立),實時計算吸光度值對應的 總鉻濃度(mg/L)。 數據記錄與輸出 濃度結果自動存儲至本地存儲器(SD卡或硬盤),并同步傳輸至環保部門監控平臺(通過4G/以太網)。 生成監測報告(分鐘/小時/日均值),超限數據自動觸發警報(聲光報警、短信推送)。 系統自清潔與復位 每次分析結束,系統自動執行清洗程序: 用酸液(如稀硝酸)沖洗流路,溶解殘留鉻鹽。 用純水反復沖洗反應池、管路及注射器,避免交叉污染。 廢液排入專用收集桶(按危廢管理)。 復位等待下一周期啟動。
本文連接:http://www.088549.com/newss-3945.html
|